我是在懷E的時候接觸到RIE的。我懷孕的時候我表姐寄了一本RIE育兒手冊給我。我的表姐和表姐夫在新墨西哥州一個從幼稚園到高中都有的大型華德福學院當老師加行政人員,我姐夫自己就是那種從小一路唸到高中畢業的華德福寶寶。華德福的創辦人Rudolf Steiner的理論並沒有包含幼稚園的年齡層,在美國華德福體系的幼兒教育人員時常是經由RIE來訓練的。當時我只有接觸到少數幾種育兒方式,所以在不抱期待的狀況下隨手翻開看看育兒手冊裡的文章,覺得很多論點令人耳目一新,仔細想過更覺得合理,於是就找到一本手冊中經常被引述的書,<Your Self-Confident Baby>,作者是Magda Gerber。RIE就是Gerber女士移民到美國後發揚光大的。

RIE是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的縮寫。RIE是Gerber在老家匈牙利跟隨著小兒科醫師及研究員Dr. Emmi Pikler學習並研究兒童行為,他們主張嬰兒從一開始就對周遭環境極度敏感,並會立即開始探索與學習,所以我們對待嬰幼兒的方式就是他們學習認識自己的方式,我們每天和寶寶的互動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法,所以RIE其實就是在教導家長一開始就用尊重的態度對待小孩,加上堅持溫柔管教,用誠實正常的方式對小孩說話。所以他們用Educarer這個字,照顧嬰兒的人應該也是教導他們的人,每天對寶寶的例行照顧也是教育他們最好的時機。Gerber說在對待兒童(或任何人)時懂得尊重很重要,其實有時候甚至比愛更重要,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愛牽引到我們很私密的情緒,很容易因為愛而發怒,而做出傷人的決定。所以「打是情罵是愛」這種為暴力找藉口的話都說得出口。愛是很重要,但只有愛也沒用,愛可以解釋很多種行為,卻不是這每一種行為對小孩都好。相反的,如果面對小孩的時候考慮到的是有沒有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對待,給予小孩和大人等量的尊重,就比較不會做出傷害寶寶的行為了。其實這個觀念一想通,對待小孩的方式就會變得很不一樣,而且開始了解到小孩說不出的感覺,小孩也會很容易帶。

我的個性不容易有個「信仰」,因為對什麼都有一點存疑,覺得其他論點比較合理也會輕易變心。所以接觸到RIE後整個育兒的觀念在我腦海中不斷的顛覆,不過參考各家理論後也沒有完全照抄,而且不斷地處於學習階段就會一直有新的觀念被引進。不過有些從RIE的書上學到的教養法我們從E一出生就照做,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效用。也是因為如此,E快要兩歲時我們又開始帶她去上RIE的親子課,讓她有機會和其他的RIE寶寶一起互動。

就RIE的幾項教育原則,以下是我們實際操作的實例:

1. 尊重孩子

 RIE的基礎是建立在尊重上,而目標是培養出一個有安全感,自主性強,並能自在地做自己的快樂小孩。聽起來很容易,但實際操作上對我來說有許多新的觀念。從小到大,我是真的沒看過有誰把一個全新的嬰兒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對待,但是了解到這個理論以後,又驚覺到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啊!嬰兒也是人啊!我們平常和其他人交流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顧及他們的感受,不會做出在社交上顯得突兀的事,但是我們對待小孩子,尤其是嬰兒和幼兒的時候呢?很多時候是把他們當做玩具或動物吧.... 比如說,你第一次認識一個新朋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伸手過去捏他的臉嗎?到底是為什麼不會對大人做的事我們輕易的就覺得對嬰兒做是可以的呢?要到多大的時候我們才打算把他們當做是一個「人」呢?不會說話並不代表沒有感覺喲⋯⋯我還有遇到過長輩到家裡來做客,習慣的就要「逗小孩」,E明明安靜的坐在桌子旁聽大家講話,這位長輩卻屢次在她面前  大聲地擊掌,就是想借由這樣的動作引起她什麼反應。平常不習慣被這樣耍弄的E馬上就顯得很焦慮,媽媽我只好耐住心中熊熊大火假裝客氣的跟他說我們家小孩不習慣這樣的動作。華人的文化好像總是讓長輩的權力無限上剛,因為小孩不懂事對他做什麼都可以,因為大人的逗弄是表現關愛的行為。了解了RIE之後我根本沒有辦法忍受別人故意不尊重孩子,看到總覺得很難過,我覺得當了家長後最大的成長其實是在這裡,因為要學會尊重不會為自己發聲又如此微小的生命,真的要把做人的高度拉高才辦的到。

 

2. 專心聆聽

在小孩子心目中最最最重要的人就是爸媽了,我們對小孩子的態度將會決定他們的「自我感覺」。自我感覺維持在剛剛好的人最容易輕鬆過日子,不亢不卑所以在社交上也容易相處。RIE建議父母靜下心來真正聆聽、欣賞自己的孩子。其實小孩子需要的就是爸媽專心的看他們在做什麼,而並不是他們做一點小事就大肆誇獎。小孩子在自己完成一個挑戰的時候,快樂的成就感會油然而生,這時候其實只要和孩子眼神相會的時候給他一個微笑,讓他知道你看到他的小成就,他就能感到你的支持了。如果一點小成就就拍手說「你好棒!」,不但顯得不太真誠,孩子反而會把大人的喝彩作為獎勵,這時候我們的喝彩其實是把孩子對自己行為感到的快樂轉移到大人的行為上;心態從探險家變成表演者。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E不到一歲的時候有一次發現了我們家腳踏車上面的鈴鐺,她用力按下會發出響亮的聲音,每次她使勁按出聲,臉上的表情就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我們有時候用很平常的語氣告訴她「你用力的把鈴鐺按得好大聲」,但大部分時間就只是用和她一樣的表情看著她,分享她的喜悅。直到有一天,從台灣來探親的外婆在她按出鈴響後馬上「啪啪啪啪」拍手叫好,她以前那種笑臉突然不再出現了,手按出鈴聲後眼睛只是直直盯著外婆,想看她拍手的反應。很明顯的她對自己行為的成果不感興趣了,只想看外婆拍手,對她而言鈴響時發自內心的喜悅已經沒有別人鼓掌叫好那般重要了。專心聆聽也大大幫助孩子與家長溝通的欲望。小寶寶從一出生就想跟我們溝通了,他們會用除了語言外的所有方法,包括眼神、表情、視線、動作等等很細微的方法,讓我們知道他們的感覺和需求。養成從一開始就仔細觀察,以願意聆聽的態度,寶寶從小就能受到鼓勵而更願意溝通。不管是幾歲的人,遇到願意傾聽的人都會覺得很幸福,也更容易產生信任和感情。這對小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對孩子想表達的事情有興趣,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值得爸媽花時間注意的,雖然他們的話題幾乎都是些很瑣碎的小事,但對他們小小的世界來說卻都是重大事件。

 

3. 相信孩子的能力

寶寶從落地那一刻開始,就像啟動了想要儘快獨立的驅動程式。雖然有時候我們覺得都已經很大了還是很黏媽媽,但是其實事實是,只要我們提供適當的環境讓他們學習,等到他們準備好了,就會頭也不回的往下一步走。會走路的小孩就不會想再爬,會跑了以後用走得多無聊?所以,其實正常的小孩子到最後都會走路,都會說話,只是每個小孩子準備好的時間點不一樣而已。這一點讓許多家長神經緊張,覺得小孩子兩歲了話講不清楚或是一歲了還一步都走不出去,是天要塌下來般的大事。於是市面上出現許多輔助產品幫寶寶練習走路,甚至是練習坐。RIE的主張很簡單,小孩子準備好了就會做的到,在小孩準備好之前就逼迫他做他做不到的事,用中國話很容易解釋,其實就是揠苗助長。RIE建議讓小寶寶一出生就有自由活動的空間,讓他的手腳可以隨心所欲的動。在大人眼中無意義的擺動四肢,其實對寶寶來說就是學習的一部份,在他們能做到大人了解的動作前,可是得經過千百遍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時間和空間就是寶寶最需要的東西,其他的任何輔助品都只有害而無益。比如說,甚至連嬰兒翻身這樣的動作,RIE也不鼓勵家長推寶寶一把,因為在成功翻身過去之前,寶寶有其他許多動作要學習,這些通常是大人會忽略的部分。(以下這個短片解釋的很清楚)更離奇的是,很多時候孩子準備好要挑戰另一個新的動作了,家長卻因為安全顧慮不讓孩子做。結果變成孩子背部肌肉不夠發達,還沒準備好坐以前,就買小椅子硬要他坐;腳步肌肉還不夠強壯,平衡感還不夠好以前,就放在學步器裡要求他用不符合自然發展的姿勢走路;但是等到小孩子長大想要跳躍了,又不准他們練習跳。怎麼想都很奇怪不是嗎?所以E小時候我們從不要求她坐,直到她七個月的時候自己坐了起來,那一刻剛好被我目睹,永遠都會記得她充滿驚喜的表情。後來她會爬以後又學會扶著桌子走,再慢慢的練習放手,這中間我們連牽著她的手走路都沒有,連上下樓梯也都是她自己學習的。所以從這樣一路看她學習,媽媽我也有些心得,那就是每個人都會做的這些基本動作,其實都已經內建在寶寶身上了,真的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他就好了,讓他摔倒的時候不會撞到堅硬的角,想要跳的時候有合適的地墊,這樣就夠了。或是用我一貫的育兒邏輯:原始人寶寶是怎麼學走路的呢?

 

 

 

4. 敏銳的觀察

這一點是RIE的一個大重點,根本就是這個教育體系的軸心。我們每個禮拜上RIE的課上了幾個月,其實內容就只是觀察孩子,然後討論觀察結果,老師針對我們觀察到的狀況給予建議,就只是這樣而已。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能夠靜靜地看著兩歲小孩隨心所欲的玩,仔細觀察她的一舉一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她是怎麼學習,和其他孩子互動間是呈現怎樣的自我,遇到困境的時候自己怎麼解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我只上了幾個月,但是班上其他兩歲娃都是從兩三個月就開始上RIE課程,而且每個媽媽都是每週開車一個小時來上課的,可見多麼吸引人。常聽到有人說不知道怎麼跟小寶寶玩,其實,小寶寶很忙,有很多東西要學,他們自己玩就是在學習,而大人在旁邊仔細的觀察他們常常就能發現他們這種驚人的學習能量,他們只要能感到大人的陪伴就夠了。而且說實在的,小孩到能順暢地用言語表達自我前,有好幾年的時間我們都沒有辦法用語言溝通來好好了解他們,因為問了問題他們也不會回答。但是在這段時間內,小孩的行為就代表了他們的意志,而且根本就毫無掩飾。所以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閉上嘴,張大眼睛好好的觀察。你會發現,他聽到窗外傳來狗叫聲時她臉上的好奇;專心盯著故事書上的圖畫時嘴角滴下的口水;第一次摸小貓咪興奮又緊張的表情。這些細微的表現,常常在大人隨口說句無關緊要的話後就消失了,因為小孩的注意力從自己的感覺移駕到大人的反應上。所以,觀察的時候要安靜,孩子想跟你分享的時候,用眼神告訴他你看到了,這樣就夠了。當然也不是說一天之中完全都不跟孩子講話,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當然會一直跟他說話,告訴他東西的名稱,現在在做什麼等。現在E兩歲了我們常一邊吃飯或是一邊幫她洗澡一邊聊天。但當她在探索環境或是沈迷在自己的世界的時候,觀察就是最好的方式。當然,習慣觀察自己的孩子後家長也能輕鬆的分辨時機,因為你已經超級了解他了呀!

 

5. 照顧寶寶的時候讓他有參與感

RIE不贊成天天把寶寶背在身上,反而鼓勵讓寶寶有獨處的時間,早早就學習自己獨立的玩。但是在照顧寶寶這件事,像是換尿布、更衣、哺乳、洗澡等等例行公事,RIE卻當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理由是既然這是每天必會和寶寶相處的時間,又是會有肌膚接觸親密的時刻,那就讓它成為彼此都樂在其間的時光吧!依照書上的做法,E一出生後,我們要幫她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先告訴她我們要對她做什麼。例如要把她抱起來之前會跟她說「媽媽現在要把你抱起來了」,要把她放在尿佈檯前也會告訴她「媽媽要把你放下來了」,當然換尿布,脫穿衣服的過程也都會跟她報備。一開始會覺得這樣不太自然,畢竟是單向溝通而且對象是個什麼都還不了解的嬰兒,但是後來想到品質比較好的居家看護在照顧失智老人和植物人的時候不也都會先告知現在要對他們做的事嗎?因為只要是人都不喜歡那種需要依賴別人,卻又不知道別人在對自己做什麼的感覺啊!而且寶寶真的學很快,一下就懂了!我老公每次幫E換衣服的時候都會很溫柔的跟她說「daddy現在幫你穿左手,現在幫你穿右手, etc」,E在幾個月大的時候聽到爸爸這樣說就會微微的抬手抬腳來配合換衣服的動作。 小寶寶剛出世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是因為他們什麼都還沒學過,所以越早和他們解釋他們生活周遭的事情,他們就越早開始學習,越早了解我們住的世界。而他們越早了解我們的世界,就越「懂事」,所以也就越好帶呀!後來等到E漸漸了解我們說的話後,在告訴她我們要做的事後,我們還會等一下讓她有所回應。有時候她的回應很明顯,像是說了要抱她起來她會自己把頭抬高,有時候卻只是一個眼神。等待寶寶回應讓親子間的交流早早就從單向變為雙向,在幾個月大寶寶就知道爸媽有在「聽他的話」。

 

6. 安全的玩樂空間

寶寶每一時期的活動量不同,但都需要有一個他能自在活動又安全的空間,讓他能盡情的探索。如果沒有這樣的空間,一有危險的話就會被大人制止,這樣逐漸會喪失小孩與生俱來喜愛探險的天性,因為這樣的小事很可能就改變了孩子的個性,或是對未知世界的野心,這樣的理論在現代的幼教體系裡已經是顯學了。RIE主張幫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在裡面做的事都是被允許的,也能夠讓爸媽安心的把孩子留在裡面自己玩。這樣的玩樂空間也要符合孩子不斷成長的需求,大一點的孩子喜歡爬或跳,就讓他們在不會受傷的前提下盡情的玩。

 

7. 放手讓孩子玩

玩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孩子正在玩的遊戲對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大人真的不需要去教他怎麼玩。很多時候家長買了新玩具給小孩,但是孩子最有興趣的是裝玩具的紙箱子。當小孩對任何東西有興趣,當做玩具在玩的時候,他就是在學習,這時候爸媽在旁邊好好欣賞就可以了。很多時候小孩子的成長是不需要教的,當大人用世故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斷的「教」,便冷冷的剝奪了孩子自己學習到的那種無法取代的快樂。想要孩子做什麼,以身作則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8. 溫柔而堅定

管教孩子的態度要保持一致,溫柔而堅定。家裡的規矩重複告訴孩子,孩子「犯規」的時候採取一貫的告誡,讓他重複學習界限在哪裡。有點像是在籃球場打全場的球員,每次不小心踩出界都會被吹哨,久而久之空間感會進步,出借的機率也會降低了。

 

Lim-390

 

 

arrow
arrow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