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小孩以前我根本就沒辦法想像自己會跟「溫柔」兩個字有任何掛鉤,只要是稍微需要一點耐心的人際關係都有爆炸的可能,所以我懷孕在看有關「溫柔教養」的書的時候雖然讀得頭頭是道,卻也很懷疑自己到時候面對一些教養上的迫切難題時是不是有辦法按表操作。(而我又經常故意不按表操作⋯⋯)現在E正在堂堂跨越 terrible two這個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也順理成章地出現一些literaly「不知分寸」的行為。我們的教養功力正面臨空前最大的一次考驗;現在我們全家每天都像是在打一場甜蜜的游擊戰,不知道哪裡有地雷會爆炸。這年紀這種愛恨分明的個性讓每天清醒的的時間裡每十分鐘就上演一次連續劇中的高潮;很sweet的時候抱著臉猛親一邊說“I Lo You, I Lo You",但是無理取鬧和生氣的時候的時候馬上就變得像是她在演一部過度逼真的舞台劇,悲劇表情充滿張力。這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生活很難讓人放鬆心情,有沒有在家帶小孩容易老的八卦啊?(泣)(也是該回去上瑜伽課了⋯⋯對大家都好)

除此之外,E也處在一個「喜歡打小朋友」的階段,不管是不是認識的小朋友她都有可能會豪不猶豫的賞他幾個連環掌,男女不拘,幾個月大的小嬰兒和五六歲大的小孩她都有衝上去打過。她沒看過大人打人,但是打得很用力也不像是學小孩子打著玩,後來仔細觀察大膽聯想後我覺得E是學把拔拿蒼蠅拍拍打蒼蠅的手勢,嘴裡還說「打小朋友」,實在很被她打敗。

於是我和老公在察覺到E出現這些兩歲娃惡名昭彰的行為後,決定我們家的第一條家規是:WE DON'T HURT 

我們決定要小心呵護E的心靈,用尊重的態度對待她,不管再怎麼生氣,都要忍住不可以讓她受到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大家現在都已經知道打小孩的種種缺點,也知道應該要儘量避免,但是經常被忽略的是我們有時言語或態度上對小孩造成的心理傷害。相對於身體上的明顯外傷,心理上受的傷顯得更需要預防,因為我們看不到傷口有多深,也無法得知有沒有癒合,更無法了解對孩子的將來會有什麼樣子的影響。當然這麼說並不代表不管教小孩,只是管教小孩的時候還是要尊重孩子,就事論事,不傷孩子的自尊心。知名的育兒雜誌社社長與育兒書作家Peggy O'mara曾說過「我們與孩子說話的口氣會成為他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The way we talk to our children becomes their innor voice.")

對小孩來說爸媽是天與地,如果成長期間總是聽到爸媽說「你怎麼這樣也做不好?」、「別人都可以,為什麼你不行?」、「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這樣的話,也許當下小孩無法表達出他的反應,但是這些羞愧、憤怒、害怕的情緒就被壓抑在心裡面。小孩爆發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感到很害怕,無法了解為什麼內心突然這麼痛苦。這時候爸媽適當地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學習健康的發洩方式,孩子就能漸漸地練習面對並處理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經常受到壓抑的孩子不但無法練習健康的接受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面對這些情緒被推向潛意識的危險。潛意識一但接手,邏輯思考就很難去控制了。最近看的教養書大部分都告訴家長該指責孩子做錯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這個人。所以孩子知道他們只是好人不小心做錯事,而不是他們是壞孩子所以做壞事。

不過不要太緊張,一時看似破裂的親子關係其實很容易復原,小孩子總是會不斷的原諒爸媽犯的錯。一時之間忍不住傷害到孩子,儘快誠懇的道歉並改善自己的行為,他們也能感受到誠意,重新展開信任。

我贊成溫柔教養的有幾個原因:

第一是不相信任何形式的暴力對孩子好。以非暴力、疏通的方式教導小孩,才能讓小孩學習到從正面的角度解決事情。

第二點是儘量尊重孩子。絕對不故意說傷他自尊的話,不小心說的也要儘快道歉。小孩子從小意識到他的身體和心理有被尊重,而習慣了這樣的感覺,他內心裡也會尊重他自己,長大後他也不輕易接受別人不尊重他。不要說小孩子不懂被尊重,連嬰兒都懂。

還有一點是我認為如果孩子最愛的爸媽以任何形式傷害他,那他的大腦學習到的就是愛與傷害是同時出現的。新生兒的大腦以超高速的效率學習生活中的經驗,以適應他的生存環境。小孩子的內建程式就是瘋狂的愛自己的爸媽,但是如果爸媽經常在肉體上傷害他,或是以言語暴力攻擊他,他就被迫要去愛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久了就變成習慣。(我們不都認識幾個那種交了混蛋男友卻又無法離開的那種女生嗎?)

最後一點是基於幼兒學習的方式。學齡前孩子的學習方式是「情境式」,也就是耳濡目染,並且同時用到所有感官。如果孩子和你相處總是覺得委屈,久而久之你在他的心目中就和委屈產生聯結性;或是讓孩子著實驚嚇到了,以後她看到你都會有點怕怕。舉一個例子,有一次E在乾媽家被大狗Mika的大叫聲嚇壞了,從此以後只要E一看到Mika就哭。其他的大狗她都不怎麼怕,散步的時候也還是遇到狗就想摸。長大的過程中如果身邊有些情緒化的大人,總是讓人不安,從很小年紀就能感受到這種不自在。我希望我們的角色對E來說是安定的,她不需要擔心我們不講理的傷害,並能學習到父母是能提供安全感的人,在心理層面也能保護她。

我是在體罰仍被認可的年代出生的,除了體罰,當時大人講話也都輕易就能毫不留情面。那個年代是經濟起飛的年代,大家努力的搶錢以確保生活優裕,生活的其他很多層面沒有被顧及到。有些人雖然回想起兒時被對待的方式不甚滿意,但是一當了爸媽卻又重複當年自己討厭的管教方式,一來是想反正自己這樣大了也沒出現什麼問題,不然就是不知道如何改變,沒有檢視自己的機會。現在我們已進入到資訊爆炸的年代,最新的研究和實驗結果在網路上敲敲鍵盤就找的到;我們改善下一代生活的方法就是利用充沛的資訊以科學眼光來理解小孩成長時的需要。

最簡單的切入點就是:We don't hurt. 

面對無理取鬧的小孩,我們這樣告訴自己。面對因為小事惹毛我的老公,我也這樣告訴自己。對想踢小狗的小孩,我們也能這樣告訴他。家規與其用在規範小孩,不如拿來提醒爸媽是哪幾點我們必須要以身作則。

來試試看對任何人都不要造成傷害。

 

DSC04141 

arrow
arrow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