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主播用「事業線」來形容女明星的胸部,錯愕又作噁。

公然討論他人的身體部位已經很低級了,製造這樣的字眼更是下流。

不知道一開始是哪隻低能沙文豬想出來的把戲,一概把女人的乳溝都叫作「事業線」。我想知道除了演藝人員、酒店小姐和妓女外,有哪些女人的事業是靠著胸部發達的?

前一陣子才有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女人受高等教育和就業比例已經高於男性,這代表台灣女人很努力的提拔自己,讓自己更進步,擁有自己的事業靠的昰腦力並非乳溝。

台灣女人這麼努力抬起一片天,當病態社會明諷你的成就歸功於你的性徵時,你昰怎麼能一笑置之?

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民風保守」的社會不想直稱乳溝而想的代名詞,這樣的解釋我認為更是錯的過份。

第一,討論他人的身體器官本來就是很沒有禮貌的事。隨著媒體素質沉淪,三不兩頭就在電視上討論公眾人物的身體部位,該被改善的昰這樣的現象,而不是找其他的代號來稱呼別人的器官。

再者,當這個名詞被社會視為主流後,對下一代的影響令人不寒而慄。小女孩如果把乳溝與事業化成等號,這對他們對前途的選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也許一開始這只是使用在女明星身上的術語,這也反映了台灣演藝界的水準,真正屌的藝人是靠實力而不是靠性器官吧!

事業線每個人都有,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不分男女。靠雙手打造自己的事業,非常值得尊敬。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兩個月來變成了pescatarian了。基本上就是可以吃海鮮的vegetarian,換句話說,肉被甩了。

 

這兩三年比較有時間跟興趣來研究飲食對健康的影響;越了解美國的農業和畜牧業就對這裡的肉越沒信心,難吃也就算了,如果明知道充滿抗生素和瘦肉精又用不人道的方法畜牧,是真的很難再閉起眼睛繼續大口吃肉。最近又看了The China Study (台灣翻成救命飲食),肉類蛋白質與許多奪命疾病的關連證據歷歷在目。我才看了不到40頁就決定要少吃肉,看完以後開始鼓勵身邊的人都吃素。哈! 大概是年紀比較大比較怕死吧!

不過才開始沒多久,完全都沒有肉應該會馬上變節,所以偶爾還是會用雞骨頭熬高湯來作菜煮湯。一個禮拜大概有幾天會吃比較具分量的海鮮,大部分時候是用蝦貝類入菜或是用小魚干和蝦米來提味。其實菜裡面有鮮味就好吃了,沒有真的吃到肉身體的負擔比較小。幾年前在台灣很紅的健康書「不生病的生活」中,作者新谷醫師也是建議以植物為主食,偶爾吃一下海鮮。

吃素要吃得健康要更注意飲食均衡,於是我乖乖的把白米換成新谷醫師建議的糙米飯加上幾種不同的穀類。以前的我一定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有一天會開始煮糙米飯來吃,不過現在吃得非常習慣,反而出門渡假連續幾天沒吃糙米飯就全身不對勁,還忍痛花了重金買了能把糙米飯煮得鬆軟的高檔電鍋。有次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台灣醫師介紹把黃豆加進糙米飯裡一起煮,可以為素食者補充蛋白質攝取,哪天也想來試試看,這樣就不用一天到晚吃豆腐了,大變態。

 

當然有時候還是會想念肉的滋味啦! 畢竟以前是真的覺得很好吃。不過還好吃過很好吃又很特別的料理,我通常可以把那種感覺銘記在心,偶爾從腦袋的hard d挖出來回味一下。

假設昰Mastro的大塊頭22 oz bone-in rib eye好了,大瓷盤上外表焦脆的牛排切開來昰medium rare誘人濕潤的粉紅色,可以看到肉汁欲滴又止,一口咬下先昰享受焦熟的外表獨特的噴香,一邊讚嘆恰到好處的調味,然後牛肉纖維盡全力吸飽的肉汁和油脂在瞬間爆發淹覆所有味蕾;上一口紅酒的餘韻在每次的咀嚼都組合不同的滋味,吞嚥後牛肉肥美的油脂殘餘在嘴裡, 一塊蛋白質的終極表現。

 

看來肉類的表現可圈可點,就真的要這樣分手嗎? 當然囉~ 因為一段relationship裡如果另一方會造成長遠的傷害,還是早點掰掰的好,光依賴感官上的享樂是不健康的,更何況意淫免費又不傷身。 不過被驚為天人真的忍不住的時候我跟老公說好可以小劈腿一下,畢竟這是維持感情新鮮的老招。不知道哪一天我會不會下定決心把最愛的海鮮也甩掉,如果真的發生的話一定會經常大哭又在外面偷吃吧!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到了身邊朋友都陸續結婚的年紀,常會在facebook上看到朋友的結婚照和婚禮的照片。台灣現在的婚禮和小時後陪外婆參加的婚禮看起來差好多,至少不像是我記得主婚人在台上唸經,大家在台下猛吃那樣。現在很多年輕人參加婚禮打扮也比較正式,照片看起來都像是華麗的party。有時候看起來也有好玩的遊戲~

該被被紅色炸彈血洗的這幾年,就大概20後期30出頭,我都待在美國,隔海欣賞彈爆後美麗的婚禮照片,一邊感慨大家都真的長大要成家立業了。躲了那一邊卻躲不了這一邊,住在美國也是會被這裡的朋友炸到,而且往往一彈就很慘重,因為常有婚禮是在外州,一出動就包括機票住宿等費用。不過在美國參加過的婚禮有些也還蠻有趣的,每位新娘都很仔細認真的規劃,有的也挺有創意,讓參加婚禮也是特別的經驗。

 

一對也是在研究所認識結婚的好朋友堅持要在沙灘上結婚又不想花大錢,於是調查LA和OC所有可以在海邊結婚與宴客的公共海灘,終於在Ventura找到適當的地點。然後自己著手打點一切,包括挑選外燴、場地布置、扎繫捧花等等。新郎對音樂小有研究,於是挑出自己喜愛的歌曲,邊排整晚播放的音樂,存在iPod裡,省下了請DJ的錢。精選的10幾條歌壓成CD貼上自己設計的標籤送給每位來賓當做謝禮。(ㄜ...這樣真的合法嗎...)

 

IMG_7766.JPG

 

另一對朋友的婚禮走農莊路線,在Temecula租了有個大穀倉的農莊,吃完飯就在穀倉裡狂歡。布置的可像是Martha Stewart的手法呢! 他們送的謝禮是附著在乾紙漿的種子,埋在土裡就能植樹,很有意義又符合整體風格。

DSC09863.JPG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一陣子一位華裔媽媽寫的育兒經驗"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虎媽媽的戰歌)引起各方的討論,算是少數亞裔站上新聞焦點的奇特現象。

作者Amy Chua分享一個華裔母親在美國用中國式傳統教育觀念教導小孩的經驗。片斷書中內容被登在華爾街日報並以「為什麼中國媽媽比較厲害」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rpeior)下標題。於是美國大眾被逼著窺視亞裔父母如何以「非人性手法」教育出精英份子;很多人抗議這樣教養小孩是殘害幼苗,也有人贊成這樣從小要求才能成就大事。

原來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刊登的這篇文章,三個月之間已經有8千多筆留言。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articleTabs%3Darticle

其他網站像Quora也有人認真的以親身經驗來討論虎媽教育法: http://www.quora.com/Parenting/Is-Amy-Chua-right-when-she-explains-Why-Chinese-Mothers-Are-Superior-in-an-op-ed-in-the-Wall-Street-Journal

 

而這本書的中文敘述是:

這是一本最坦白也最誠實的教養書
一位嚴厲母親的自嘲、掙扎與反省
牽動所有華人父母的共鳴神經

這是一個媽媽、兩個女兒、兩隻狗的故事。這個故事原本要說的是中國父母教養小孩比西方父母高明之處。然而後來說的卻是激烈的文化衝突、一閃而逝的光 榮滋味,以及一個十三歲孩子是如何挫掉虎媽的銳氣的。看完蔡美兒教授的經驗,你將對東西方教育方式的差異有更深的體悟,也將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適合孩 子的教養之道。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一直對有關fashion的電影興趣不太高。

不過這幾年出的那幾部,像是The Devil Wears Prada, SATC 1&2, The Confession of a Shopoholic等等,我都強忍著電影院裡爆表的雌激素,忠實的陪姐妹淘看過。連September Issue這種一點都沒興趣的紀錄片也邊打瞌睡邊陪好友看完。

對我來說太girly啦! 雖然也不喜歡那種充滿肌肉爆破與低能對白的man電影就是了。

 

所以在信箱理收到Netflix寄來的Coco Before Chanel時有點小驚訝,質問後果然證實是我老公租的。

這傢伙喜歡Ted Baker、每兩個月固定上網訂購$20美金一罐的英國製髮蠟、偷偷珍藏The Devil Wears Prada的blue ray DVD;除了偶爾趁煮完晚餐累得無力抵抗時逼我看Glee外,現在居然還不吭聲的租起chick flick來啦!

於是Coco Chanel在視聽室的桌上靜躺了一個多禮拜,誰也不想去碰她。不是沒興趣就是難為情。

 

週末的下午我在視聽室的沙發上認真的玩iPad上的小遊戲,突然電視螢幕閃動,Coco小姐終於受到晉見了。

本來想一邊玩遊戲一邊看,不過法語發音只好盯著字幕,越看越專心呢!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嘯的畫面剛搬上螢幕時,我跟老公兩個人坐在電視機前看得目瞪口呆。

住在洛杉磯沿岸海嘯警戒區內,我很清楚哪裡才是安全範圍,大概離我家兩條街以東,還很貼心的標明清楚哪個紅綠燈一過就安全啦!

只不過大水一來可能馬上會被困住...我還在腦子裡規劃逃生路線,轉頭一看,老公居然已經在Amazon網頁選購救生衣 -___-

「你ㄎ一笑阿? 到時候穿有用嗎?」

「你知道我不太會游泳...」聲音真的透露恐懼,平常要你多練習不聽。

「那狗兒們呢?」我們家Uci超級大小姐,可能寧死也不想讓毛被弄髒吧,平常溜她只要有枯枝樹葉黏在毛上就停下不走直到弄乾淨為止。另一隻Nori還是個小寶寶,連水都沒划過。

「.......」

 

轉頭回去看新聞,再過一下眼角撇到他居然還在購物,這次是在挑選救生艇。

「ㄝ...這個要昰吹起來我們早就被沖走了吧...」我跟酷酷嫂一樣永遠是最忠實的反對黨。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幾天被天災人禍的新聞淹沒,好幾次心情down到谷底。

雖然一位災民也不認識,但畢竟日本是熟悉的國家,也有不少日本朋友,將心比心不由得難過起來。

在網路上看台灣的新聞,大家似乎看著日本想到自己。連日本遇到這樣的災難都無法全身而退,那台灣呢?

不安的氣氛流竄。

 

身在海外遇到這種事滋味很難形容。情緒是與自己的同胞站在同一線,拉回到現實環顧四周,外國人可沒有這種同理心。總覺得心境歸屬家鄉,在國外的生活顯得很不真實。

這樣的感覺在88水災的時候最明顯。這次不同的是新聞上隨時可以看到日本的災情,但是除了專題報導外,一般的新聞台報完災情馬上就轉為下一則新聞,似乎這樣的災情只是遠方的消息,別人的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小的體會到。

 

其實世界上還沒從災難中平復的國家很多,澳洲和巴西的大水、紐西蘭的地震、茉莉花革命的流血衝突等也很嚴重,但是為什麼自己對日本就特別關心還感同身受呢? 雖然說只去過日本,對日本熟悉,但是關心受災人類應該不分地區國家,愛心無國界才對呀!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設計上就是有這樣的缺陷。越來越覺得,生活在地球上是無法獨善其身的,所有事情都有其連鎖反應。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Temper Trap和去年比較常聽到的MGMT好像有不少好料適合拿來smash up! 這也是最近我最喜歡的曲風! 這首歌有收錄在500 Days of Summer裡,也有出現在可樂廣告中,空中播出率超高,大家一定很耳熟能詳吧! 週末到了換換舞曲口味比較起勁兒!

主唱是印尼人唷! 在熬出頭的樂團裡看到亞洲面孔特別興奮。

 

MV

 

 

 

Axwell & Dirty South Remix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心裡就暗自篤定世界末日一定快要來了,不是我的晚年就是下一代。

不是只有高頻率的大規模天災,還有資源和糧食短缺等問題。民生問題變的普遍的話可怕的戰爭也會跟著出現。

在神的眼中,人類是不是表現得很不好,搞砸了續約的機會?

 

 

2009年在Almost Acoustic X'mas看過Cage the Elephant的現場,老實說他們雖然很賣力但對現場並沒有特別驚艷,不過很願意再給他們一次現場機會。

 

vwef.jpg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誰會不愛Zooey Deschanel! 純天然一氣呵成的hipster。大心!

這種冷調的特別氣質在500 Days of Summer和音樂作品裡可以感受的到。

 

She__Him_-_General_-_Taea_Thale.jpg

 

 

好多MV是用現代設計走復古路線~ 就是有一種說不太出來的幽默感。

在Youtube上看到犀利的網友說"Katy Perry is poor men's Zooey Deschanel。"好惡毒阿! 不過也有點道理啦! 兩個人的音樂都被LA的城市背景影響,不過一個代表Hollywood另一個代表Silverlake吧!

 

文章標籤

killaht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